你现在的位置: 成都手机报 > 点击阅读

四川.成都手机报0425上午版

yidong

新华社消息,海军三型主战舰艇——长征18号艇、大连舰、海南舰23日在海南三亚某军港集中交接入列。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出席交接入列活动。详见http://m.scsjb.cn/tegez

-------------------
今天是2021年4月25日,星期日,农历三月十四。今日天气:15℃~21℃ 多云。今日不限行。↓精彩导读↓
--------------------

◆"蓉漂榜"发布等你揭榜挂帅
◆逛菜市也可买到进口食品啦
◆成都21个景点陆续免费开放
◆我国首辆火星车命名祝融号

四川移动手机用户编辑短信309发送到10658678可订阅本报。如需帮助请致电(028)86007309。
---------------------

P2★抢先看★

【“蓉漂榜”发布 等你揭榜挂帅!】
2021“蓉漂人才日”主场活动——“蓉漂.高峰荟”昨日举行,成都重磅发布“蓉漂榜”,具体包括4张榜单,中榜的人才和团队将获得精准政策与资金支持,最高达4000万元。详见http://m.scsjb.cn/tegeB

>>>成都地铁“蓉漂”主题列车“上新”,在地铁1号线开跑,为“蓉漂人才日”打call!主题列车以原创手绘的形式,展现“蓉漂”文化。
-----
>>>昨日,2021“蓉漂人才日”主场活动——“蓉漂.高峰荟”举行。重庆市委组织部部务委员肖锋,省委组织部副部长、省公务员局局长、省人才办主任陈冠松,省住建厅一级巡视员邱建,市委常委、组织部部长、社治委主任、市人才工作领导小组组长邓涛,副市长、市人才工作领导小组副组长刘筱柳,四川天府新区党工委书记刘任远,四川天府新区党工委副书记、管委会主任陈历章出席。

>>>从五月份起,成都这21个景点将陆续免费开放!免费景点及日期详见http://m.scsjb.cn/tegeA 

>>>中国首辆火星车有名字了——“祝融号”。“祝融”虚拟形象也同时亮相,方方的脑袋,大大的眼睛,科技感十足!这个可爱的AI形象由成都本土科幻品牌“赛凡科幻空间”设计的Q版火星车变化而来。
--------------------

 

P3★蓉城事★

>>>“砰!”昨日7:00,2021成都双遗马拉松鸣枪起跑。来自全国的两万名跑者齐聚成都都江堰,以一场盛大的全民健身活动助力成都“三城三都”建设。钱鼎彬以02h15′22″的成绩夺得马拉松男子冠军,马拉松女子组第一名被王文菊获得,夺冠成绩为03h01′46″。

>>>20吨油菜籽、150吨莲花白……锦城公园“都市农场”迎来首个收成日。未来,在锦城公园,不仅可以跑步、散步、欣赏公园美景,还能种地、采摘,感受田园风光。

>>>逛菜市也能买到进口食品啦。成都益民国际贸易有限公司已在益民菜市东苑店、汇彩园店、浣花溪店等7家门店推出“益民全球购专区”,方便市民购买进口产品。

>>>一学期只收25元学费,18年不涨价!青白江区城厢老年大学校长郭光翠,连续18年担任校长和音乐教师。她把自己的校长津贴全部用于办学,18年坚持学费不涨价。
--------------------

 

P4★天下事★

>>>国务委员兼外长王毅23日同美国对外关系委员会视频交流时表示,民主不是全世界一个味道的可口可乐,中国实行的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符合中国国情。

>>>中国工程院院士钟南山表示,目前正全力研发针对变异毒株的新冠疫苗。另讯,昨日,黑龙江望奎县对核酸检测阳性康复人员健康管理过程中,主动筛查发现1例复阳人员。

>>>意外的惊喜!因常年在国外已经忘记密码,一位大妈到国信证券大连金马路营业部销户,竟发现自己在2008年花5万多元购买的一只股票,如今账户市值已经达到500多万元。

>>>“笋到家了”!湖南益阳一老师的宿舍水泥地裂缝长出近4米高竹笋(如下图)!老师表示,看着它成长,觉得是很有意思的一件事。网友:“想想做什么菜吧。”视频点击http://m.scsjb.cn/tegey

>>>印度新冠疫情全面失控!截至当地时间24日8时,过去24小时内,印度新增新冠肺炎确诊病例346786例,累计确诊16610481例。一些逝者家属因排队火化要等上12个小时,不得不自行焚烧亲人的遗体。
--------------------

 

图PC

P5★手机报热评★

【5800元买平板?学生是“树苗”不是“韭菜”】
近日,安徽省蚌埠市王先生通过国务院“互联网+督查”平台反映,五河县育英中学要每个学生花5800元买平板电脑,以用于布置作业和个人学习;还有部分家长向长沙市12345政务热线反映,学校推广企业开发的教育App,交钱才可以看孩子考试成绩排名或考试试卷错题信息,而且费用不低。“巧立名目”的收费花样层出不穷,这些本该属于学校本职范围的教育内容也越来越变味。

>>>教育信息化原本是个好事,利用技术手段提升学校和家长的管理水平,减轻学校和家长的压力,便于家校交流,提升学生成绩。但是信息化不仅仅是把教育“电子化”,更不是把教育“商品化”,如果把这些服务完全交给了市场,就有违教育的本义,徒增家长的负担。

>>>学生是“树苗”,不是“韭菜”,不应成为学校牟利的工具。这些被商业利益捆绑的教学服务背后,必然存在着很长的利益链条。要解决中小学收费乱象,并不能只依靠家长“义愤填膺”的举报。从根本上说,只有让学校加强自我约束,并形成严密的监督监管体系,才能刹住这股不正之风,让利益输送无机可乘。(摘自中国青年报)
--------------------

执行主编:覃乙峰
责编:王燕蓉
编辑:王文娟 徐蓉

温馨提示:请您及时删除已阅读彩信,以免内存不足影响接收。本报发送频率及时间:周一至周五每日两刊,发送时间:上午版9:00,下午版17:30;周六、周日以及法定节假日每日一刊,发送时间:中午12:00以前。

成都市委宣传部主管,成都市互联网信息办公室主办,红星新闻网出品。

◆无线精彩 掌握成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