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共产党第十九届中央委员会第六次全体会议,于2021年11月8日至11日在北京举行。全会由中央政治局主持。中央委员会总书记习近平作了重要讲话。全会听取和讨论了习近平受中央政治局委托作的工作报告,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审议通过了《关于召开党的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的决议》。习近平就《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讨论稿)》向全会作了说明。全会决定,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于2022年下半年在北京召开。
>>>中国共产党第十九届中央委员会第六次全体会议公报发布,全文详见http://m.scsjb.cn/teimc
--------------------
今天是2021年11月12日,星期五,农历十月初八。今日天气:6℃~16℃ 多云转晴。↓精彩导读↓
--------------------
◆成都首次发布银杏观赏指南
◆成都这些司法所获全国表彰
◆美国通货膨胀率创31年新高
如需帮助请致电(028)86007309。
--------------------
P2★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
>>>人民日报社论《在新时代新征程上赢得更加伟大的胜利和荣光》,详见http://m.scsjb.cn/teimf
>>>从百年党史汲取不懈奋斗的力量——与会同志谈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详见http://m.scsjb.cn/teime
>>>中宣部11日晚在京召开学习宣传贯彻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电视电话会议。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宣部部长黄坤明出席会议并讲话,强调要认真学习贯彻全会精神,全力以赴做好学习宣传、研究阐释各项工作,汇聚起坚定历史自信、创造历史伟业的磅礴力量。详见http://m.scsjb.cn/teimg
--------------------
P3★抢先看★
【毫不放松抓紧抓实防控工作 众志成城全力打赢防疫攻坚战】
近日,省委常委、市委书记施小琳,市委副书记、市长王凤朝等市领导深入防疫隔离点、市长热线接听中心、大数据中心、医疗单位等地督导检查疫情防控工作,看望慰问抗疫一线干部职工。施小琳、王凤朝等市领导还前往核酸检测点、快递中心等地实地督导检查。详见http://m.scsjb.cn/teim9
-----
>>>公共文化设施相互向中小学生免费开放、高校课程互选学分互认……《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教育协同发展行动计划》出台,详见http://m.scsjb.cn/teim7
>>>北交所下周一开市,届时上市企业将超过80家,包括成都企业成都中寰流体控制设备股份有限公司。
>>>11月10日18时—11月11日18时,全市无新增本土确诊病例,本次疫情累计报告确诊病例24例。目前所有病例均在市公共卫生临床医疗中心隔离治疗,病情平稳。
>>>成都发布进一步加强室内娱乐场所疫情防控工作的通知:中高风险区周边酒吧茶楼等暂停开放,其他区域全面实施限流限量。详见http://m.scsjb.cn/teim8
--------------------
P4★蓉城事.争创全国文明典范城市★
>>>市生态环境局消息,今年1-10月,成都取得252个空气质量优良天,优良天数同比增加19天,优良天数率为82.9%,同比上升6.5个百分点。
>>>全国表彰!近日,青白江司法大弯司法所、青羊区司法局苏坡司法所、温江区司法局万春司法所、成华区司法局万年场司法所、郫都区司法局唐昌司法所5个司法所荣获 “全国模范司法所”称号。
>>>成都首次发布银杏观赏指南,为市民提供银杏美景呈现时间、观赏地点等信息。详见http://m.scsjb.cn/teim6
>>>幸福成都,美在文明。他是见义勇为的救人英雄,也是社区群众的“好当家”,都江堰市石羊镇丰乐社区党总支书记熊强带领村民成立大葱基地合作社、发展农家乐,让大家走上致富路。详见http://m.scsjb.cn/teima
--------------------
P5★天下事★
>>>11日,外交部回应美涉台言论时表示,美方应停止向“台独”势力发出任何错误信号,任何抗拒中国统一大势的行径都将被坚决挫败。
>>>教育部近日印发规划,将法治教育纳入中小学课后服务范围,适当增加法治知识在中考、高考中的内容占比。
>>>在今日凌晨结束的世预赛12强赛中,国足1:1战平阿曼。此役过后,国足5战1胜1平3负积4分,位列小组倒数第二。16日,中国队将在沙迦迎战澳大利亚队。
>>>由于持续的供应短缺和强劲的消费需求,美国10月消费者价格指数比去年同期增长了6.2%。这一数据表示通货膨胀率达到自1990年以来的最高纪录,同时连续第五个月超过5%。
>>>法国一热气球飞行者10日站在热气球顶上(如下图),成功飞行超过海拔3637米的高度,创造新的世界纪录。挑战结束后,飞行者表示,当天最高飞行高度一度超过4000米。
--------------------
P6★手机报热评★
【非985、211不招?请摘下有色眼镜看“第一学历”】
部分单位招聘时把“第一学历”作为首要门槛;一些企业在招聘时以“第一学历”来划分“优先等级”,有的甚至明确提出“本科非‘985’‘211’高校毕业生不招”……又是一年招聘季,关于“第一学历”的讨论一度成为热点话题,受到公众关注。
>>>人生不是一场短跑,而是一场长距离的马拉松,求学的过程,只是人生中的一段又一段经历。学历不过是每一段学习征程中的阶段性所得,只能作为特定阶段的评价参考之一。学习的目的,关键在于不断提高个人的综合素养,不断提升解决问题、破解难题的能力。正如我们不能用马拉松途中经过的第一个打卡点的速度,来判定最终冠军的归属一样,评定一个人的学习所得、个人能力,也必须破除“唯第一学历论”。毕竟,每个人在不同学习阶段所付出的心血与努力,都应该得到认可与尊重。
>>>总之,一纸证书,不应成为歧视的缘起;个人能力,从来不和“第一学历”画等号。不拘一格降人才,全社会都须摘下有色眼镜,理性看待“第一学历”。(摘自半月谈微信公号)
--------------------
执行主编:覃乙峰
责编:王燕蓉
编辑:王文娟 徐蓉
温馨提示:请您及时删除已阅读彩信,以免内存不足影响接收。本报发送频率及时间:周一至周五每日两刊,发送时间:上午版9:00,下午版17:30;周六、周日以及法定节假日每日一刊,发送时间:中午12:00以前。
成都市委宣传部主管,成都市互联网信息办公室主办,红星新闻网出品。
◆无线精彩 掌握成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