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现在的位置: 成都手机报 > 点击阅读

四川.成都手机报1118上午版

pc

 


17日晚,第十届全球智慧城市大会的世界智慧城市大奖颁奖典礼举行,成都在与爱尔兰都柏林、印度海德巴拉的角逐中获胜,成为“2021世界智慧城市大奖.宜居和包容大奖”全球冠军。世界智慧城市大奖由全球智慧城市大会设立,每年评选一次,被誉为世界智慧城市领域的“奥斯卡”,奖项包括宜居和包容大奖、使能技术大奖等八大类别,每个奖项每年仅授予一个城市,洛杉矶、新加坡、圣彼得堡、迪拜、纽约等城市先后荣获奖项。

--------------------
今天是2021年11月18日,星期四,农历十月十四。今日天气:6℃~13℃ 多云转阴。↓精彩导读↓
--------------------

◆成都再添新的"国家级名片"
◆成都公交新开两条观光线路
◆俄罗斯将在太空开设记者站

如需帮助请致电(028)86007309。
--------------------

 

P2★抢先看★

【成都入选中欧区域政策合作中方案例地区】
国家发展改革委办公厅发文通知,明确将包括成都市在内的22个城市(新区、开发区)列为第三轮中欧区域政策合作中方案例地区,合作期为2021—2023年。

>>>工业和信息化部公布第三批服务型制造示范名单,成都与无锡、杭州、青岛、宁波等城市一同入选综合类服务型制造示范城市。作为西部首个入选城市,这也标志着成都企业探索实践、城市生态打造获得认可。
-----
>>>昨日,市委副书记、市长王凤朝赴彭州市督导调研疫情防控和经济恢复发展工作,强调要坚定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按照中央、省、市系列决策部署,毫不放松抓好疫情常态化精准防控,扎实推动各项重点工作落地落实,确保圆满完成全年目标任务,不断开创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新局面。副市长刘玉泉,市政府秘书长周先毅等参加督导调研。详见http://m.scsjb.cn/teiry

>>>11月16日至17日,第十届全球智慧城市大会在巴塞罗那市采取线上与线下相结合的方式举办。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苟正礼率成都代表团线上出席世界智慧城市大会颁奖典礼并致辞。此外,还参加线上对话活动,代表成都分享智慧城市建设经验做法。


>>>锦江区蓝光.凯丽香江小区今日解封,锦江区全域为低风险地区。

>>>四川省教育考试院发布公告,四川省2022年普通高校戏剧与影视类、舞蹈类专业招生考试延期举行。具体考试时间将另行公告。
--------------------

 

P3★蓉城事.争创全国文明典范城市★

>>>文化和旅游部官网消息,青城山-都江堰、峨眉山拟被评为第一批国家级文明旅游示范单位。

>>>成都抗疫中的平凡英雄。完成11月5日最后一位密切接触者转运已是次日的凌晨5点28分,成都高新区中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检验师彭伟回到单位,立马又开始对车辆进行消杀。从参与密切接触者转运、密接人员的核酸采样与送样,到采样物资管理与配送、统计医务人员核酸台账、上报疾控数据,彭伟这一天是24小时连轴转。详见http://m.scsjb.cn/teirz

>>>成都公交集团近日新开锦城观光线、熊猫观光线。同时,暂停锦城观光1、2、3、4、5号线及熊猫快线4、5号线,夜游观光1号线,春熙路-杜甫草堂直达线,武侯祠-熊猫基地直达线。详见http://m.scsjb.cn/teirA

>>>别人家的学校!16日,10000多斤苹果在四川师范大学狮子山校区、成龙校区免费发放。这些苹果是川师大通过“以购代捐”采购的凉山州生态农产品。
--------------------

 

A@Z{KJWE`G%(TBHS3O523VN

 

P4★天下事★

>>>国家卫健委17日通报,截至16日,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累计报告接种新冠病毒疫苗超24亿剂次。

>>>百度网盘、腾讯微云等8家网盘企业昨日共同签署公约,承诺今年内将推出“无差别速率”产品,为各类用户提供无差别的上传/下载速率服务。

>>>近日,黑龙江哈尔滨。医院到了饭点,护士上前给大爷报食堂的菜单,然而大爷岁数大听力不佳,护士将听诊器戴在老人耳朵上(如上图),反向说话,二人顺利沟通。网友表示:听诊器还能这样玩,办法总比困难多!

>>>韩国警察厅厅长金昌龙当地时间16日登上独岛(韩日争议岛屿,日本称“竹岛”)。据悉,这是在职的警察厅长时隔约12年再次登岛。日本外务大臣林芳正称:“绝对无法接受,极其遗憾。”

>>>当地时间17日,俄罗斯宣布将在国际空间站开设记者站。第一位太空特派记者是俄罗斯宇航员亚历山大.米苏尔金。按计划米苏尔金将于今年12月前往国际空间站服役。他将在空间站完成塔斯社指派的报道和拍摄工作。
--------------------

 

P5★手机报热评★

【纸质门票变电子门票:减碳,小处发力,益处不小】
近日,有网友表示,这两年观看演出,门票无纸化的情况越来越多。刚开始觉得不太习惯,毕竟一张印制精美的门票本身就值得留存纪念,可时间长了,觉得电子票更方便,并且“印门票本身要用纸耗能,这样我们也算给‘减碳’作贡献了”。

>>>一张薄薄的门票,还能跟减碳联系起来?可要是上千万张门票呢?有票务销售平台发布的无纸化减碳数据显示,该平台过去3年推出2300万张无纸票,相当于减少碳排放约1400吨,减少用电约140万千瓦时。说起减碳,在不少人的认识里,更多与能源、交通、制造业等行业相关。的确,高耗能往往意味着高碳排放,推动减碳,这些行业至关重要。不过,在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的当下,减碳工作也可以在小处发力。

>>>从小处推动减碳,难度更低。工厂车间改造升级需要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服务行业推动减碳对设备更新、流程再造的要求相对较低,更多考验着企业的经营思路。近年来,从小处着手的节能减碳举措不断推陈出新。我们期待这样的好势头保持下去,为减碳工作探索更多的发力点和突破点。(摘自人民日报)
--------------------

执行主编:覃乙峰
责编:高婷
编辑:王文娟 文博雅

温馨提示:请您及时删除已阅读彩信,以免内存不足影响接收。本报发送频率及时间:周一至周五每日两刊,发送时间:上午版9:00,下午版17:30;周六、周日以及法定节假日每日一刊,发送时间:中午12:00以前。

成都市委宣传部主管,成都市互联网信息办公室主办,红星新闻网出品。

◆无线精彩 掌握成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