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现在的位置: 成都手机报 > 点击阅读

四川.成都手机报1128周末版

pc

 


又是一年银杏季。市植物园植物研究中心表示,今年11月中上旬气温下降幅度快,因此银杏也黄得比较早,市区内的银杏比往年提前几天进入观赏期。今年银杏色彩均匀、黄叶效果较好,根据公园城市银杏观叶指数,现在成都市区银杏观赏指数已达三级,处于最佳观赏时期,预计观赏期将持续到12月中下旬。这个周末,相约银杏黄,相约这被暖暖金黄包裹的幸福生活。

--------------------
今天是2021年11月28日,星期日,农历十月廿四。今日天气:9℃~13℃ 阴转小雨。↓精彩导读↓
--------------------

◆成都明起全面恢复尾号限行
◆今年成都新增10种野生鸟类
◆大熊猫也会啃骨头"打牙祭"

如需帮助请致电(028)86007309。
--------------------

 

P2★抢先看★

【成都明起恢复尾号限行】
市公安局交管局消息,为进一步统筹推进常态化疫情防控与社会经济发展,结合成都市道路交通实际,决定于29日(星期一)起,恢复小型载客汽车尾号限行的交通管理措施。尾号限行时间为工作日7∶30至20∶00。尾号限行范围为成都市绕城高速公路(G4202)(不含)以内所有道路。
-----
>>>成都冲刺2023年世界科幻大会申办权,代表团下月出征华盛顿。将开设成都申幻主题展示,助力成都申幻,进行成都城市形象宣传,并通过线上直播的方式,将现场盛况展现给全球观众。

>>>为企业纾困解难。成都正积极落实国家关于制造业中小微企业缓税政策,以纳税时间的“缓”换取企业成长的空间,切实帮助中小微企业纾困解难,详见http://m.scsjb.cn/teizV ;鼓励企业申报培训平台,最高可补贴100万元……市人社局推出10条措施惠企便民,详见http://m.scsjb.cn/teizU

>>>市卫健委发布外地来(返)蓉朋友疫情防控政策须知:有本土病例报告省份旅居史,查验48小时核酸检测报告。详见http://m.scsjb.cn/teizX

>>>世卫组织26日举行紧急会议,将新冠变异毒株B.1.1.529列为“需关注”的变异株,并命名为奥密克戎(Omicron)。截至26日,此次变异毒株已在博茨瓦纳、南非、以色列以及中国香港等4个国家和地区被发现。据报道,B.1.1.529存在“不同寻常的突变群”,共有50个突变,刺突蛋白上有32个突变,突变数量是德尔塔病毒的两倍之多。
--------------------

 

QQ图片20211128081623

 

P3★蓉城事.争创全国文明典范城市★

>>>市公园城市建设管理局消息,当前全市已记录的野生鸟类达526种,今年新增野生鸟类记录10种。其中,国家二级保护鸟类1种,“三有”(有重要生态、科学、社会价值的野生动物)保护鸟类8种,其他鸟类1种。

>>>生吃的莲花白抿抿甜(如上图),紫色辣椒见过吗?第七届成都种业博览会(秋季)新品种田间展示大会近日在彭州天府蔬香博览园开幕,上千个蔬菜新品种参展。

>>>就读于电子科大的李世乾和四川大学的李世坤是一对双胞胎。最近哥哥被保送至北京大学信息科学技术学院直博,弟弟被保送至北大工学院。同为班长,都是优秀毕业生,又将成为校友。网友:“乾坤”兄弟,同款优秀!

>>>“成都造”腹腔镜微创外科手术机器人即将注册面市。远在斯坦福大学的医生通过手术机器人,便可完成在成都的一台临床手术,并且基于力反馈技术,能够在视觉和触觉上有真实感。
--------------------

 

P4★天下事★

>>>最近全国多地修改计划生育条例,大部分省份将生育假由过去的30天延长到了60天。全国各地产假都能休几天?详见http://m.scsjb.cn/teizS

>>>大熊猫也会食肉“打牙祭”!近期,陕西佛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开展大熊猫种群生存状况调查工作,巡护员目击一只大熊猫啃食羚牛的骨头并拍下珍贵影像。视频点击http://m.scsjb.cn/teizY

>>>近日,“圣泽901”等3个白羽肉鸡新品种结束公示,正式通过农业农村部审定,成为我国首批自主培育的白羽肉鸡品种,打破了国外对白羽肉鸡种源的长期垄断。

>>>美国国际开发署宣称向叙利亚部分地区发放约3000吨小麦种子。然而叙利亚农业部门抽样检验后发现,约四成小麦种子含有粒线虫病害,不仅不适合种植,还会对农业生产带来巨大危害。
--------------------

 

P5★服务★

【吸烟者首次发生心脑血管事件就可能猝死】
吸烟可导致多种心脑血管病,如冠心病、脑卒中、高血压、外周动脉疾病等。美国西北大学范伯格医学院研究提醒,吸烟者首次发生心脑血管事件就可能猝死。

>>>研究共纳入10万余名20~79岁、无心脑血管病的成年人,其中50.4%为女性,50.1%的人吸烟。经过10~25年随访后发现,与不吸烟者相比,吸烟的中年男性和女性心脑血管病死亡风险分别增加79%和82%;吸烟的中年男女,长期心脑血管事件风险分别为46%和34.7%;年轻男女分别在吸烟约10年和20年时,心脑血管病风险开始显著升高。

>>>就心脑血管病类型来说,年轻吸烟男性心梗长期风险最高,年轻吸烟女性脑卒中、心衰风险最高。在各年龄组中,首次最易发生的是心梗,其次是年轻人群的脑卒中,和中老年人群的心衰。与不吸烟者相比,吸烟的中青年男女首次发生心脑血管事件的时间会分别提前5.1年和3.8年。吸烟带来的额外心血管风险会持续到80多岁,吸烟者寿命明显短于不吸烟者。(@生命时报)
--------------------

执行主编:覃乙峰
责编:王燕蓉
编辑:文博雅

温馨提示:请您及时删除已阅读彩信,以免内存不足影响接收。本报发送频率及时间:周一至周五每日两刊,发送时间:上午版9:00,下午版17:30;周六、周日以及法定节假日每日一刊,发送时间:中午12:00以前。

成都市委宣传部主管,成都市互联网信息办公室主办,红星新闻网出品。

◆无线精彩 掌握成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