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力争重大产业项目完成投资2200亿元以上,年底前天府绛溪实验室、天府锦城实验室挂牌……日前,成都市委市政府印发《重大项目攻坚大会战实施方案》,围绕招引储备、落地开工、加快建设、竣工投产四大环节,谋划提出4大类13个方面重点任务,大力实施重大产业项目攻坚、重大基础设施提能、重大公共服务倍增三大行动,以推动成都在高质量发展中做强成渝极核、当好全省主干、走在全国前列。详见http://m.scsjb.cn/tejjJ
--------------------
今天是2022年1月20日,星期四,农历腊月十八 大寒。今日天气:8℃~11℃ 小雨。今日限行:4和9。↓精彩导读↓
--------------------
◆成德眉资文旅融合清单发布
◆崇州油菜花盛开?是野油菜
◆11项税费优惠延续至明年底
亲,你注意到了吗?进入2022年的成都手机报是不是有些不一样?是的,我们从元旦起改版了。请点击参与我们的一个编读小调查,我们将抽取20名参与者奉上50元以内话费以示谢意,http://qssweixin.chengdu.cn/2022_sjbtc/index.php
如需帮助请致电(028)86007309。
--------------------
P2★2022年省两会特别报道★
【省十三届人大五次会议举行第二次全体会议】
1月19日上午,省十三届人大五次会议举行第二次全体会议。会议表决通过了四川省第十三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选举办法,听取了省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工作报告、省高级人民法院和省人民检察院工作报告。详见http://m.scsjb.cn/tejjL
-----
>>>聚焦省人大常委会工作报告,报告回顾2021年工作,对2022年主要工作进行部署。详见http://m.scsjb.cn/tejjN
>>>以新发展理念为“魂”,以公园城市为“形”,代表委员热议成都未来,详见http://m.scsjb.cn/tejjO
--------------------
P3★本地.争创全国文明典范城市★
【成德眉资】成德眉资联合发布文旅融合机会清单,今年拟实施43个重点项目,总投资超2100亿元。详见http://m.scsjb.cn/tejjK
【教育】成都新学院+1!吉利学院工业互联网产业学院昨日正式揭牌成立,计划3月启动对在校学生的招生计划,9月启动对应届高中毕业生招生计划。
【展览】25日,成都博物馆“云想衣裳——丝绸之路服饰文化特展”大幕将开启,186件/组精美文物将惊艳亮相。另讯,永陵博物馆地宫灯光全面升级,明日正式开放。
【地铁】18日,成都地铁首个近距离互动裸眼3D包柱双屏(如下图)在世纪城·上闲里商业街亮相。熊猫嘟嘟化身专属摄影师,为你拍摄趣味新年照,视频点击http://m.scsjb.cn/tejjH
【旅游】文旅部最新公布10条全国冰雪旅游精品线路,成都融创雪世界、西岭雪山滑雪场入围。
【崇州】崇州五星村的油菜花近日开了,网友大呼神奇!知名科学科普博主“喵喵植物控”孙海判断认为,正在开花的油菜花,应该是逸生的(脱离了人为控制、可在当地环境里自行繁育下一代),即当地老百姓常说的“野油菜”,这并不意味着成都油菜花的花期正式来临。
--------------------
P4★天下★
【央企】中央企业2021年经济运行成绩单昨日“出炉”:实现利润总额2.4万亿元、净利润1.8万亿元,分别同比增长30.3%、29.8%。
【税费】免征符合条件的科技企业孵化器、大学科技园和众创空间孵化服务增值税;免征农产品批发市场、农贸市场房产税和城镇土地使用税……1月19日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决定延续实施部分到期的减税降费政策,支持企业纾困和发展。详见http://m.scsjb.cn/tejjI
【查处】因倒卖进口原油近1.795亿吨,中石油被调查处理。
【停职】近日,沈阳文博中心发文称,将推出张作霖“大帅币”交通卡,引发网友热议。19日,沈阳市文化旅游官方发布声明向公众道歉,相关负责人已停职。
【气候】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气候与气候变化研究所专家表示:汤加火山喷发影响我国夏季降水,建议将火山喷发的持续影响纳入汛期降水预测因素中加以考虑。
--------------------
P5★热评★
【“隔离险”:真保险还是真噱头?】
随着多地相继报告本土病例,出行被隔离的风险逐渐上升。因购买方便、保费便宜,且直击消费者痛点,部分保险公司推出的“隔离险”在社交平台走红。然而,隔离在家躺赚的想象很美好,现实却很残酷。许多消费者吐槽,“隔离险”条款中有一系列限制条件,想要理赔成功没那么简单。
>>>早在2020年2月的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新闻发布会上,银保监会相关负责人便曾表示,为防止侵害消费者权益,银保监会禁止保险公司开发专属新冠肺炎保险此类单一责任产品,防止出现以疫情为营销噱头炒作保险产品。从目前情况看,市面上常见的“隔离险”大多是一年期以内的意外险,其是否在上述“禁止”的项目范围内,有待明确。
>>>面对“隔离险”引发的争议,一来消费者投保时要谨慎,二来保险公司要自律。更重要的是,监管部门要对症下药,该规范的规范,该叫停的叫停,给市场各方以明确的指引和遵循,防止商家在政策法规层面打擦边球。保险公司推出一些顺应市场变化及客户需求的产品,没有问题,但前提必须是尊重和保障投保人的合法权益,不能借疫情搞营销,否则,不仅消费者会“用脚投票”,监管部门也会找上门来。(摘自工人日报)
--------------------
执行主编:覃乙峰
责编:王燕蓉
编辑:王文娟 徐蓉
成都市委宣传部主管,成都市互联网信息办公室主办,红星新闻网出品。
◆无线精彩 掌握成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