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现在的位置: 成都手机报 > 点击阅读

四川.成都手机报0301上午版

pc

 

中国驻乌克兰大使馆2月28日证实,当天中国开始从乌克兰撤出首批公民。当地时间2月28日17时,第一批留学生从基辅大学红楼出发,前往摩尔多瓦。中国驻乌克兰使(领)馆协调当地警方提供安全护卫。当地时间3月1日还将有大批留学生撤离。

--------------------
今天是2022年3月1日,星期二,农历正月廿九。今日天气:7℃~17℃ 晴转多云。今日不限行。↓精彩导读↓
--------------------

◆成都今年实施重点项目九百个
◆正式官宣!成渝金融法院设立
◆"日归"手术中心已在成都启用

如需帮助请致电(028)86007309。
--------------------

 

P2★关注★

>>>当地时间2月28日晚,俄罗斯与乌克兰在白俄罗斯举行的谈判结束。乌方代表在谈判结束后表示,双方主要讨论了停火问题,各方将返回磋商,近期举行下一轮谈判。俄罗斯代表团团长梅津斯基则表示,下一轮会谈将在白俄罗斯与波兰边境举行。

>>>据克宫消息,俄法两国总统就乌克兰局势交换看法,普京对马克龙说,解决乌克兰问题需达成以下条件,包括:承认俄罗斯对克里米亚的主权;乌克兰去军事化和去纳粹化;乌克兰保证中立地位。

>>>日本当地时间3月1日1时许,七国集团领导人就俄乌局势举行电话会议,日本首相岸田文雄参加。各国首脑谴责俄罗斯对乌克兰的军事行动,并表示有必要采取强有力的制裁措施,并就继续联合支援乌克兰政府和避难民众达成共识。
-------------------

 

P3★本地.争创全国文明典范城市★

【重点项目】《成都市2022年重点项目计划》已正式出炉,共编列市重点项目900个,总投资25068亿元,年度计划投资3475亿元。详见http://m.scsjb.cn/tejPd

【成渝】昨日,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三十三次会议通过了《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设立成渝金融法院的决定》,自2022年3月1日起施行。成渝金融法院专门管辖这些案件http://m.scsjb.cn/tejP9

【入学】近日,成都各区陆续发布小一、初一招生政策,统看各区政策,就近入学、免试入学、公民同招等要求不变,但个别区的一些招生“小变化”值得关注。详见http://m.scsjb.cn/tejPb

【看病】当日入院,当日手术,当日出院。全国首家只做“日归”手术的日间手术中心在四川大学华西天府医院启用,前期开展日间手术的科室主要包括乳腺外科、消化内科、眼科、疼痛科、美容整形外科、疝与腹壁外科等。

【战疫】在成都高新区石羊街道,天府世家封控小区内近日迎来了一名科技抗疫“小战将”——AI智能空气健康机器人。工作人员通过手机APP远程操作机器人开始消杀运行,30分钟即完成该区域消毒净化工作,并形成消杀数据合格报告。这是成都疫情防控中投用的“黑科技”之一。

>>>隔离疫情不隔离爱,在天府新区某隔离酒店里,一线工作人员为70岁奶奶准备生日惊喜(如下图)。详见http://m.scsjb.cn/tejPa
--------------------

 

1

 

P4★天下★

【重磅】2月28日,国新办发表《2021年美国侵犯人权报告》,揭露美国侵犯人权的真相。

【教育】教育部修订中小学生竞赛管理办法,将更加注重竞赛的育人导向,彻底斩断竞赛与培训机构的利益链条。

【猪肉】过去一周,全国平均猪粮比价进入过度下跌一级预警区间,国家发改委等部门启动中央冻猪肉储备收储工作。

【冬残奥会】当地时间2月28日,北京2022年冬残奥会火种采集仪式在英国斯托克.曼德维尔体育场举行。今天,距离北京冬残奥会开幕还有3天!

【香港】2月28日,香港特区教育局局长杨润雄宣布,将调整全港幼儿园及中小学2021至2022学年上学安排,将暑假提前至3月7日开始。

【提醒】近期,一些中国公民轻信“高薪招聘赴缅甸木姐、妙瓦底、大其力打工”等网络虚假招募信息,赴缅后被强迫从事网络诈骗、赌博等非法活动,甚至遭到殴打、非法拘禁和敲诈勒索。外交部和中国驻缅甸使领馆提醒中国公民对此类虚假信息提高警惕,切勿上当受骗,谨慎前往缅甸北部及妙瓦底、大其力地区。
--------------------

 

P5★热评★

【“延长男性育儿假”上热搜,我们看到什么呼声】
近日有多位人大代表提交了关于适当延长男性育儿假的建议,迅速冲上了热搜。他们认为,育儿是夫妻双方的责任,目前的产假实质上默认照顾新生儿的大部分责任由母亲承担,为了给男性更多的时间照顾产妇和新生儿,建议增加男性的带薪陪产假。

>>>目前全国各地规定的女性产假范围大概是128~190天,而男性陪产假在7~30天。一些人大代表在调研中发现,女性产假和男性陪产假之间的天数差异进一步加大,导致男女员工因生育而对工作的影响程度有着更大差异,可能加剧女性因生育遭受的就业歧视,同时不利于提高男性对育儿活动的参与度,进而降低职业女性的生育意愿。

>>>构建生育友好型社会,需要不断从制度建设上优化生育政策、降低抚养成本,给予生娃养孩的家庭更多温暖和关爱。帮助更多年轻父母解决好育儿假难落实等实际困难,推动释放生育政策潜力,年轻人才敢生、愿生。(摘自光明日报客户端)
--------------------

执行主编:覃乙峰
责编:高婷
编辑:王文娟 文博雅

成都市委宣传部主管,成都市互联网信息办公室主办,红星新闻网出品。

◆无线精彩 掌握成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