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现在的位置: 成都手机报 > 点击阅读

成都手机报新闻:事关核酸检测、风险区划定,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明确标准;成德市域铁路S11线有新进展

四川.成都手机报1121下午版

为进一步指导各地各部门做好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根据《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防控方案(第九版)》《关于进一步优化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措施 科学精准做好防控工作的通知》有关要求,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综合组制定了《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核酸检测实施办法》《新冠肺炎疫情风险区划定及管控方案》《新冠肺炎疫情居家隔离医学观察指南》《新冠肺炎疫情居家健康监测指南》。详见http://m.scsjb.cn/tengQ 

--------------------
今天是2022年11月21日,星期一,农历十月廿八。明日天气:13℃~19℃ 多云转阴。明日限行:2和7。↓精彩导读↓
--------------------

◆2023年民生实事项目征集结束
◆成德市域铁路S11线有新进展
◆俄罗斯催美国任命新驻俄大使

如需帮助请致电(028)86007309。
--------------------

P2★本地★

【民生实事】市政府办公厅机关目标处消息,2023年民生实事项目意见建议公开征集于近日结束,共征集8597条。下一步将结合群众意见对市级部门申报项目逐一进行筛选论证,遵循当年立项、当年完成、当年见效的原则,从项目立项、预算安排、规划建设等方面统筹考虑、合理安排,确定2023年的民生实事具体项目。

【市域铁路】今天,成都轨道集团发布消息称,备受关注的市域(郊)铁路成都至德阳线(即S11线)凤凰山综合开发项目,已启动TOD一体化城市设计工作。这也是该线首个TOD项目。

【人才公寓】成都天府国际生物城又一宗二类住宅用地日前在市公共资源交易服务中心成交。该宗地将用于建设生物城人才公寓三期,进一步为园区提供人才配套住房。

【考古】东华门考古遗址公园建设进展如何?记者近日从成都文旅获悉,2023年7月,外场遗址全面建成开放,在大运会前与公众见面。下图为东华门考古遗址公园效果图。

【问政】收到通知说退休金要打到社保卡上,这是硬性规定吗?跨区居住办理的居住证咋查不到登记信息了……这些问题回应来了,详见http://m.scsjb.cn/tengH

【战疫】11月20日0-24时,成都市新增外省来(返)蓉感染者36例,新增本省外市来(返)蓉以及本地感染者280例。新增境外输入感染者20例。另有3例既往通报的无症状感染者转确诊(均为本土)。详见http://m.scsjb.cn/tengE

>>>龙泉驿区发布疫情防控期间热线服务电话,详见http://m.scsjb.cn/tengF
--------------------

 

P3★天下★

【LPR】央行消息,2022年11月21日贷款市场报价利率(LPR)为:1年期LPR为3.65%,5年期以上LPR为4.3%。以上LPR在下一次发布LPR之前有效。与上月相比均保持不变。

【酒驾】公安部交管局消息,世界杯期间,全国公安交管部门将开展酒驾醉驾整治行动,严查酒驾醉驾违法犯罪行为,严防世界杯期间酒驾醉驾肇事肇祸,保护人民生命财产安全。

【汽车】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公布的最新数据显示,今年前10个月,新能源汽车出口49.9万辆,同比增长96.7%。在新能源汽车出口强劲势头的带动下,今年我国汽车出口预计在300万辆左右,再创新高,有望成为世界第二大汽车出口国。

【俄美】俄罗斯驻美国大使近日表示,俄罗斯认为美国无意中断两国关系,希望美方尽快任命新驻俄大使,以便美驻俄大使馆全面运作。

【美国】美国总统拜登11月20日迎来80岁生日,成为该国历史上首位在任职期间年满80岁的总统。
--------------------

 

P4★服务★

【秋食板栗好处多】
深秋已至,板栗丰收。板栗俗称栗子,作为应季之果,不仅是可口的坚果,同时有着极高药用价值。

>>>果叶壳花皆为药。板栗一身皆是宝,具有多重药用功效。中医认为,板栗仁味咸性温,是补肾佳品。刺壳虽不美观但其煮汁外洗,能治疗火丹毒肿,刺壳之刺烧灰吹鼻中,可治中风不语。板栗内层的黑壳,《得配本草》称用其煮汁饮,止反胃消渴,并止泻血。此外板栗的叶治喉疔火毒。栗子的最后一层外衣,其内褐色薄皮,烧末吹入可治疗骨鲠在咽。春花秋果,栗花作为板栗的前身,亦有药用功效。板栗花味苦、涩,性微温,具有健脾止泄、散结消肿、清热止血等多重功效。

>>>烹饪美食属佳品。作为坚果零食,糖炒板栗等板栗制品深受热捧。板栗还可被制作成面食点心,如板栗酥、板栗窝窝头、栗子饭等。板栗被誉为肾之果,秋冬食之补肾益精,烹饪多与黄精、山药、羊肉、排骨、鸡等相合,如板栗炖鸡、板栗排骨等。

>>>服食有法需谨记。板栗的服用也有着大学问,板栗淀粉含量高,多食难以消化或易致胀气,脾胃虚弱、消化不良及便秘人群应少食。元代名医朱震亨谓之:“然栗大补,柿大涩,俱为难化,亦宜少与。”故板栗虽味美却不可贪食。吃板栗应当细嚼徐咽,古人对于板栗食用有着很深的讲究。《饮膳正要·服栗子》记载:“每日空心细嚼之三五个,徐徐咽之。”此外板栗含糖量高,糖尿病患者应当慎食。(央视网)
--------------------

编辑:李雅洁
责编:高婷
审核:覃乙峰
监制:王晋升

成都市委宣传部主管,成都市互联网信息办公室主办,红星新闻网出品。

◆无线精彩 掌握成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