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成都手机报0621上午版
端午将至,四川公安交警发布端午假期出行提示。今年端午假期(6月22日至24日)高速公路不执行小型客车免费通行政策。因全省正值汛期、暑期、农事繁忙期和城市商贸活跃期,预计成都及其周边地区以及乐山、眉山、雅安、西昌、绵阳、南充等部分通往热门景区的路段道路交通流量将出现较大增长。详见http://m.scsjb.cn/tepJn
>>>端午临近,粽子飘香。面对琳琅满目的粽子,很多人却是又爱又“恨”。一方面无法抵挡粽子的美味诱惑,另一方面也无法抵挡因吃多粽子而导致的身体不适和体重增加。怎样吃粽子选粽子,才能营养又健康?成都疾控专家健康提示,详见http://m.scsjb.cn/tepJp
--------------------
今天是2023年6月21日,星期三,农历五月初四 夏至。今日天气:20℃~29℃ 阴。今日限行:3和8。↓精彩导读↓
--------------------
◆170余项技术产品赋能大运会
◆首届全国版"村BA"在贵州揭幕
◆大陆恢复台湾地区番荔枝输入
如需帮助请致电(028)86007309。
--------------------
P2★本地★
【大运会】昨日,成都市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召开成都大运会城市宣传系列新闻发布会(第7场)——“科技赋能大运”专场。据介绍,科技赋能大运,170余项技术产品将覆盖成都大运会30余个场馆,详见http://m.scsjb.cn/tepJq
【铁路】7月1日起全国铁路实施第三季度列车运行图,西成客专将加开列车9对,成都至西宁增开动车组列车一对。
>>>大家关注的成都往返香港高铁列车7月1日将首次开行,蓉港两地间实现一车快速直达。随着开行时间的日益临近,蓉港高铁新线乘务人员新款制服也正式亮相(如上图)。制服以“魅力端庄、秀丽东方”为主题,将中国文化、铁路元素、服务理念进行有机融合,极具巴蜀特色。
>>>6月20日凌晨3点,经过500余名施工人员近6小时紧张作业,成都东站达成场新建信号楼顺利完成信号软件换装和场景试验,标志着成宜高铁信号成功接入成都东站新建信号楼,为全线按期开通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企业】近年来成都出台了一系列政策助力企业对接资本市场,并建立了上市企业后备资源库,截至目前已经有超过500家企业入库,其中76家重点拟上市企业已进入过会、在审、上市辅导流程。
【桥梁】昨日,在成都蜀龙路跨线桥建设现场,施工人员指挥最后一块钢箱梁吊装入指定位置后,这座西南地区首创的单塔单索面斜拉人行天桥全桥贯通。蜀龙路跨线桥全桥采用钢结构实现灵动造型,没有一座桥墩,通过7根索塔拉起1000余吨桥体。待连接拉索撤除钢架后,整座桥梁将呈现“弦音飘带”的独特造型。
【街道】成都祠堂街将于6月30日开街!众多知名文化、餐饮、消费品牌也将揭开面纱。资料显示,祠堂街是成都市青羊区的一条具有年代风情的老街,迄今已走过了300年岁月。
--------------------
P3★天下★
【台湾地区】20日,海关总署动植物检疫司发布关于恢复台湾地区番荔枝输入大陆的通知,要求各海关自2023年6月20日起恢复受理台湾地区番荔枝报关,并依法依规实施检验检疫。
【强降雨】南方地区强降雨持续,水利部和中国气象局20日联合发布今年首个橙色山洪灾害气象预警,贵州、云南等5省需注意防范。
【医疗】国家卫健委、国家中医药局发文,支持有条件的医疗机构为出院患者、居家行动不便的老年人等提供上门护理服务。
【村BA】20日晚,村BA全国赛在贵州台江县台盘村正式启动。比赛将于10月决出全国总冠军。
【美国】据美媒报道,当地时间18日,美国伊利诺伊州、爱达荷州等多州接连发生多起枪击事件,共造成至少6人死亡、9人受伤。
--------------------
P4★爱看头评★
【成绩不好就不能参加中考?考前人为分流可以休矣】
6月18日晚,针对媒体报道“江西某中学学生疑似被老师要求弃考”,南昌市教育局发布情况通报:经初步核查,视频中反映的学生为我市湾里实验学校初三学生,班主任暗示其弃考情况基本属实。将督促属地教育行政部门及湾里实验学校积极与家长沟通,妥善处理此事,并追究相关人员的责任。诚如当事学生家长所言:“虽然成绩不好,但参加中考是学生的权利,他们不能拿走这个权利。”尽管学生的成绩有差异,但所有学生的权利是平等的。更何况,九年制义务教育阶段适龄学生的受教育权利,任何人不得剥夺。中考是义务教育阶段的最后一站,班主任要求学生“弃考”,这本身就是对权利的践踏,以及对法律的漠视。
>>>或许从老师的角度来看,既然初中毕业生必然是要分流的,“考后分流”显然不如“考前分流”,由此既可以提前实现“分流”,同时也更能够保证班级的“升学率”。这种功利的教育理念,不仅让学生感受到羞辱和不公,而且势必会影响社会对职业教育的整体评价。这种简单粗暴的做法虽然是个别老师的个别行为,但此类乱象频频出现,未尝不是对应着一种现实:当升学率成为评价老师和学校的唯一依据时,焦虑和压力难免层层传递,最终压在了学习成绩不好的学生身上。
>>>教育部多次强调,任何学校和个人不得以任何理由劝说学生放弃中考和中途退学,或要求学生转校,或强迫学生报考某类学校。为此还强调,要坚决禁止下达升学指标、用中考平均分和升学率给学校和学生排队的简单做法。要彻底消除此类乱象,不仅需要明确对学生高度负责的态度,而且有必要调整教育评价体系——只有让学校和老师摆脱升学率的束缚,才能避免升学指标在层层下达的过程中跑调变味,让成绩不佳的学生免于羞辱和伤害。(摘自成都商报)
--------------------
编辑:张烁
责编:高婷
审核:覃乙峰
监制:王晋升
成都市委宣传部主管,成都市互联网信息办公室主办,红星新闻网出品。
◆无线精彩 掌握成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