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3日下午,“成都政策直通车·系列新闻发布会”首场发布会举行。发布会上,重点介绍了成都市优化营商环境、提升惠企政策实施质效的主要举措,并对新出台的《成都市支持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城市试点若干政策措施》《成都市商务局2024年度支持商贸企业增量提质措施》等惠企政策进行了解读。
>>>记者从发布会上获悉,为做好成都市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城市试点工作,中央财政给予了1.5亿元资金支持,市级财政安排了2亿元专项配套资金,用“真金白银”来支持企业数字化转型。资金补助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一是对参与诊断并实施数字化转型改造达到标准的企业,每户最高4万元诊断费用全额补助;二是对完成数字化改造并达标的企业,按照改造投资的50%给予最高100万元的资金补助;三是明确将试点企业纳入成都市“壮大贷”支持范围,给予符合条件的企业最高50%比例的贷款贴息,单户企业最高80万元;四是对遴选出的数字化转型“小灯塔”标杆企业、优秀数字化改造服务商等给予奖励。详见http://m.scsjb.cn/tetV4
--------------------
今天是2024年9月4日,星期三,农历八月初二。今日天气:22℃~32℃ 阵雨。今日限行:3和8。↓精彩导读↓
--------------------
◆四川中秋食博会昨日在蓉开幕
◆"机场专线"延长夜间服务时间
◆我国新增三个世界地质遗产地
如需帮助请致电(028)86007309。
--------------------
P2★本地★
【展会】9月3日,第24届中国(四川)中秋食品博览会暨月饼文化节在成都世纪城国际会展中心开幕。本届展会以“蜀里安逸·乐购中秋”为主题,将一直持续到9月14日,展会规模10000平方米,有来自四川、云南、广东等10余个省市的200余家企业参展,展出月饼、糖酒、特色农产品、茶咖等近万种名优产品。
【数字贸易】9月3日,“产贸联动 数字赋能——数字贸易赋能国际消费场景打造”供需对接活动路演举行,并同期发布数字贸易赋能国际消费场景打造倡议和供需清单。详见http://m.scsjb.cn/tetV1
【公交】即日起,成都公交天府国际机场公交专线4号线和6号线夜间服务时间再延长,将与成都双机场凌晨时段最晚抵港航班无缝衔接。详见http://m.scsjb.cn/tetV5
【天气】根据最新气象资料分析,今日起我市仍以晴热高温天气为主,夜间和午后西部仍有强对流天气,局部地方大到暴雨,西北部个别地方大暴雨,雷雨时伴有短时阵性大风,最高气温38℃—39℃。
【丰收】稻田金黄,稻谷飘香,饱满的谷穗压弯了稻杆,在阳光下沉甸甸地闪着金光。近日,成都东部新区百亩稻田喜迎丰收(如下图)。
--------------------
P3★天下★
【菜价】记者9月3日从农业农村部了解到,8月份全国菜篮子指数为130.32,环比上涨13.62个点,同比上涨10.09个点。其中,蔬菜价格在经历了前期连续上涨后,8月份最后一周开始回落。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信息研究所副研究员张晶表示,8月份最后一周,全国蔬菜价格回落,这是从6月份下旬蔬菜价格一直上涨了9周之后的首次下跌。
【世界遗产】近日,我国3处地质遗产地入选全球第二批100个世界地质遗产地名录,它们分别是内蒙古的“植物庞贝城——乌达二叠纪植被化石产地”、四川的“自贡大山铺恐龙化石群遗址”、广西的“桂林喀斯特”。
【航线】9月3日,中国南方航空CZ5091航班从乌鲁木齐国际机场起飞,前往亚美尼亚共和国埃里温市兹瓦尔特诺茨国际机场,这标志着我国首条至亚美尼亚定期航线正式开通。至此,我国与高加索三国实现全面通航。
【残奥会】在北京时间9月3日晚结束的巴黎残奥会女子铅球F34级决赛中,中国选手邹莉娟以9米14的成绩夺得金牌,这也是中国队在历届残奥会田径比赛中获得的第200枚金牌。
【乌克兰】当地时间9月3日,乌克兰基辅州军政管理局通报称,根据乌克兰国家紧急情况服务局信息,切尔诺贝利地区发生森林火灾,过火面积约20公顷。
--------------------
P4★爱看头评★
【不买校服、保险和牛奶不给办入学?学校岂是生意场】
9月1日,有家长反映襄州九中要求七年级新生买校服、牛奶、保险,未强制,但无购买记录就不办入学。校方回应,均自愿,但活动时需穿校服,保险和牛奶买过的家长说有好处。家长反映的“无购买记录就不办入学”若属实,将办理入学和购买牛奶等挂钩,显然就走偏了。教育不是生意,即使追求校园经济,也应合法合规,又怎能把物品购买作为学生入学的硬性条件?
>>>校方说“自愿”,看似尊重家长和学生的意愿,实则是把“不强制”当作了挡箭牌。从报道来看,校方就不仅是暗示而是明规了,让所谓的“自愿”沦为不情不愿的买卖了。这不仅违背教育公平原则,也涉嫌变相的“强买强卖”。搞教育不是做生意,岂能如此绑架家长和学生的“自愿”?在现实中,这种“自愿”并非孤例。一些家长选择忍气吞声,哪怕心不甘情不愿,也会为了孩子选择“随大流”。不少家长不敢反映问题,无非是担心孩子受到区别对待,这种心理恐怕也是被拿捏的原因之一。殊不知,家长越是顺从妥协,就越纵容了学校的更多“自愿”要求。
>>>值得关注的是,相关报道视频中,校方工作人员解释称,“保险和牛奶买过的家长说有好处”。这显然不具说服力。什么好处?集体购买对谁有好处?家长要是不买,又损害到了谁的利益蛋糕?而这也是引发争议的焦点。期待在舆论发酵后,校方能够自审自查,站在学生角度,构建真正公平的义务教育环境,也期待教育部门能够形成良性的监督机制,杜绝此类让家长反感的行为。当然,那些敢于曝光的家长,会不会被打击报复,其孩子会不会被区别对待,也应引起重视和关切。(红星新闻评论员 彭志强)
--------------------
编辑:邓思璐
责编:高婷
审核:马兰
成都市委宣传部主管,成都市互联网信息办公室主办,红星新闻网出品。
◆无线精彩 掌握成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