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成都手机报0923上午版
9月22日,“2024全球熊猫伙伴大会暨熊猫家园·大熊猫文化创意大赛”启动发布会宣布:“2024全球熊猫伙伴大会”拟于11月底在四川成都举办。其中,由成都市人民政府主办的“熊猫家园·首届大熊猫文化创意大赛”已于9月22日启动。详见http://m.scsjb.cn/teu1o
--------------------
今天是2024年9月23日,星期一,农历八月廿一。今日天气:19℃~29℃ 多云。今日限号:1和6。↓精彩导读↓
--------------------
◆速递简历!这些地方正在招聘
◆今起天府机场截载时间有调整
◆26日起成都最高气温逐步下降
如需帮助请致电(028)86007309。
--------------------
P2★本地★
【丰收】9月22日,新都区军屯镇天星村金色的稻田内一片欢腾——2024年中国农民丰收节四川省、成都市庆丰收主场活动在这里举行。活动以“学用‘千万工程’ 礼赞丰收天府”为主题,来自全省各地的农民朋友共享节日喜悦。此次活动坚持农民为主体,将开展一系列丰富多彩、形式多样的庆丰收联欢活动。详见http://m.scsjb.cn/teu1t
【招聘】找工作的小伙伴看过来!天府第四中学校,成都石室东部新区实验学校,成都东部新区三岔湖高级中学,四川工商学院正在招聘。详见http://m.scsjb.cn/teu1p
【机场】9月23日起,天府机场国内航班截载时间由“航班计划起飞前45分钟”调整为“航班计划起飞前40分钟”,详见http://m.scsjb.cn/teu1q
【蓉企】日前,2024中国制造业企业500强榜单发布,8家在蓉企业上榜,分别是新希望控股、通威集团、蓝润集团、其亚集团、东方电气、成都蛟龙港、成都云图控股、四川特驱农牧。
【天气】据成都市气象台预计,最新的7天预报显示,9月26日起,成都最高气温将逐步下降,一直到29日,日最高气温将跌至“2”字头,来到28℃。详见http://m.scsjb.cn/teu1s
--------------------
P3★天下★
【国庆】昨日,“祝福祖国”巨型花篮吊装完成(如上图),亮相天安门广场。
【秋粮】农业农村部昨日消息,目前除双季晚稻外,大部分秋粮作物进入成熟收获期,全国收获过一成半。玉米、大豆、中晚稻等作物长势总体正常偏好,全国秋粮有望再获丰收。
【科研】昨日,我国强磁场中心自主研制的水冷磁体产生42.02万高斯的稳态磁场,创造新的世界纪录,为研究物质特性在强磁场下发生改变的现象和规律提供了强大的实验平台。
【考古】昨日,国家文物局消息,内蒙古敖汉旗发现红山文化晚期规模最大积石冢,出土玉器百余件,其中长约15.8厘米的玉龙是我国考古发掘出土的体量最大红山文化玉龙。
【美国】当地时间9月22日,美国共和党总统候选人、前总统特朗普表示,如果在今年11月的总统大选中竞选失败,他不认为自己会再次参加2028年的总统大选。
--------------------
P4★爱看头评★
【摄影大师央美演讲拂袖离席,记笔记消解不尽低头看手机】
9月19日,国际摄影大师、世界著名当代摄影艺术家斯蒂芬·肖尔讲座在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学术报告厅举行。次日,有网友发帖称,“台下很多人从始至终都在低头看手机,斯蒂芬·肖尔在讲座中离席”,此事引发热议。针对斯蒂芬·肖尔的拂袖而去,有不少人解释为并没有玩手机。有北京IP的网友评论称:“可能误会了,确实很多人在低头看手机。至少在我身边,我看到的其实都在记笔记,已经让工作人员向肖尔传达了。”工作人员也表示,会和老艺术家沟通,尽可能让他理解(部分观众低头看手机是在做笔记)这个情况。如果真的如此,倒也不失为一次有意义的沟通。当然,也有自谓大学生的网友直言:“以我的经验来看,用手机做笔记,是不可能的。”然而,这种认知可能并不公允,因为笔者就经常用手机做采访现场的记录工作。
>>>尽管如此,这依然开启了一个严肃的话题:我们该如何听讲座,才不会发生冒犯别人的情形?确实,那种在事后试图寻求主讲者理解的努力,并非没有意义。作为主讲者是否该理解场下的不符合规制、礼仪的举动自然也可以讨论,但无论如何,尊重讲座,尊重主讲者,尊重自己,是无可绕过的前提。并非所有主讲者都认为讲座上低头看手机是合乎情理的。何况,这还反映出文化习惯上的差异。
>>>讲座的要义之一,就是精心传播和听讲。很多人所认为的“手机做笔记”并不是天经地义的,更不会写入听讲座的“规则”中。在这种情况下,要赢得他人特别是主讲者的理解,其实很难。有些人觉得既然我看手机是在做笔记,“你对这种方式不理解那是你的事”,这种认知无助于化解矛盾。在被摄影大师以身体语言表达不满之后,“低头族”难道不该有一份歉意吗?
>>>如果觉得讲座内容不是自己的“菜”,大可以不去听。但既然自愿而不是被迫坐在报告厅里,把学习的姿态拉满,就是唯一的状态。就算用手机做笔记是在学习,但这种学习方式显得有点奇怪,所带来的观感也不是很好。别忘了,尽管“用手机做笔记”者拿出了颇有说服力的证据,但不排除也有人在“摸鱼”。如今,这种现象竟也成为高规格讲座上的“常态”。我们对手机的高依赖度制造了多重场景的冲突,也映射出诸多问题。手机本身是社交的产物,但我们在社交场合乃至更广阔的公共场合,究竟该如何处理好人和手机的关系,需要认真长考。(红星新闻特约评论员 伍里川)
--------------------
编辑:方艺霖
责编:高婷
审核:马兰
成都市委宣传部主管,成都市互联网信息办公室主办,红星新闻网出品。
◆无线精彩 掌握成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