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现在的位置: 成都手机报 > 点击阅读

成都手机报新闻:四川好人榜!成都三人入选;成都这些路、桥有最新进展

pc

 

近日,全球管理咨询公司科尔尼发布2024年“全球城市综合排名”,成都从去年的全球第83位,升至今年的第79位,上升4位。科尔尼合伙人周鹏远表示,中国在当前全球前十的城市中占据三席(北京、上海、香港),他们分别代表中国最重要的三大城市群。杭州和成都都实现了排名上升,中国城市在国际舞台上竞争力不断实现新飞跃,预期将维持增长势头。

>>>相较于联合国世界知识产权组织发布的“全球创新指数”、经济学人发布的“全球宜居性报告”等榜单,科尔尼“全球城市综合排名”更加突出“城市”概念,包含商业活动、人力资本、信息交流、文化体验、政治事务五个维度,共计31个指标。衡量标准横跨政治、经济以及文化领域,以此评估当前全球最具影响力和竞争力的城市,对全球领先城市的优势进行量化,揭示全球城市化进程背后的规律,并展现未来趋势。

--------------------
今天是2024年10月24日,星期四,农历九月廿二。今日天气:16℃~21℃ 小雨。今日限号:4和9。↓精彩导读↓
--------------------

◆四川好人榜!成都三人入选
◆成都这些路、桥有最新进展
◆央行将发行2025熊猫纪念币

如需帮助请致电(028)86007309。
-------------------

 

P2★本地★

【好人榜】昨日,2024年第三季度“四川好人榜”名单揭晓,成都3人上榜,他们是分别是:见义勇为类“四川好人”——曾春生(成都市龙泉驿区十陵街道龙锦湾小区保安)、沈果(成都全安行汽车服务公司代驾司机 );诚实守信类“四川好人”——姜敏杰(成都市新兴粮油有限公司总经理)。详见http://m.scsjb.cn/teubC

【交通】连接成灌快铁站区域和融创文旅城片区都江堰市二号拦河闸交通桥正式通车、四川天府新区金玲路东段拟于今年年底通车……成都这些路、桥有新进展,详见http://m.scsjb.cn/teubB

【疫苗】昨日,成都欧林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发布公告,宣布其收到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核准签发的关于三价流感病毒裂解疫苗(MDCK细胞)的《药物临床试验批准通知书》,同意该疫苗在6月龄及以上人群中开展预防疫苗相关型别流感病毒引起的流行性感冒的临床试验。公告显示,这是国内首个申报临床的细胞基质三价流感疫苗。

【招聘】四川天府新区这些实验室、研究院正在招人!另外,中国铁建昆仑投资集团有限公司、四川广播电视台等多家单位公开招聘,有你心仪的岗位吗?详见http://m.scsjb.cn/teubA
--------------------

 

P3★天下★

【纪念币】中国人民银行定于2024年10月30日发行2025版熊猫贵金属纪念币(如上图)一套14枚,其中熊猫普制金银纪念币6枚、熊猫精制贵金属纪念币8枚,均为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定货币。

【油价】新一轮成品油调价窗口于10月23日24时开启,国家发改委消息,本次油价调整具体情况如下:国内汽、柴油每吨分别上调90元和85元。用92号汽油加满50升油箱将多花3.5元。

【体育】昨日,2025年亚足联U17男足亚洲杯预选赛C组第三比赛日的较量在辽宁大连展开。凭借着下半场的出色发挥,中国U16男足在大连普湾体育场6∶0大胜不丹队,收获开赛以来的两连胜。

【中东】据伊朗媒体报道,伊朗和沙特阿拉伯将在红海举行联合军事演习。报道称,利雅得目前尚未证实这一消息,但这可能是这两个中东老牌强国的首次联合军演。

【日本】据日本共同社报道,23日,日本千叶县发布消息称,在该县香取市一个养鸡场确诊了一例高致病性禽流感病例,当地计划对约3.8万只鸡进行扑杀处理。
------------------

 

P4★爱看头评★

【高校教室装人脸识别监控,有必要吗】
本月,南昌大学在全校教室安装了高清摄像头和录音设备的行为引发争议。10月20日,最新的媒体报道显示,目前该校大部分教室一前一后安装了双摄像头。接受采访的一位南昌大学的大二学生说,“直到开学启用了才给我们发通知,听说是课下自习也录,有这个必要吗?”

>>>公共场所安装监控设备如何设限,是近年来屡被讨论的话题。在高校教室内安装监控,则将这一话题突出放大。大学校园是一个有限的公共空间,在这个公共空间生活学习的群体范围相对明确。南昌大学此前回应,其目的是监督学生上课玩手机睡觉的情况,系上级要求,信息内部使用,“很多学校都这样做”。大学生已然成年,需要也能够对自己负责,学校对其管理教育不应仍像是小学中学那般过于“操心”,以这样的方式对大学生进行管理,实则无限放大了私域被透视的可能。

>>>2021年底施行的《个人信息保护法》第二十六条规定,在公共场所安装图像采集、个人身份识别设备,应当为维护公共安全所必需,遵守国家有关规定,并设置显著的提示标识。所收集的个人图像、身份识别信息只能用于维护公共安全的目的,不得用于其他目的;取得个人单独同意的除外。显然,高校以监督学生学习生活为目的安装摄像头的初衷,是有违现行法律的。而从提高高等教育教学质量评估的角度看,在教室加装支持人脸识别摄像头,无形中已经束缚了老师和学生,大学开放自由的学术氛围也会因为摄像头受到限制。

>>>大学校园不是传统意义上的公共空间,因此摄像头的安装必须出于正当目的,如大型考试监控等。退一万步说,高校想通过新技术来实现在信息社会下的高效管理,那就必须严格遵照法律,征求相关人群的同意。新技术确实给当下社会带来许多便利,但诸如教室加装人脸识别摄像头,宿舍查寝使用执法记录仪等手段的出现,使得大学生的隐私权边界不断被冲破。教会大学生合理合法维护自身权益,本就是大学教育的题中之义。当大学教室安装人脸识别摄像头,无死角介入学生学习生活,学校自身还能否取得学生信任?

>>>除此之外,在带有人脸识别和智能检索功能的摄像头下生活,人们必然会在无形中感受到压力,由此可能产生的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又该何解;人脸识别摄像头摄录下的海量个人隐私信息该如何脱敏处理,该如何保存和防护。这些问题,高校在安装摄像头时,是否有过重点考量呢?(光明网)
-------------------- 

编辑:文博雅
责编:高婷
审核:马兰

成都市委宣传部主管,成都市互联网信息办公室主办,红星新闻网出品。

◆无线精彩 掌握成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