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现在的位置: 成都手机报 > 点击阅读

成都手机报新闻:成都保租房项目可用公积金直付;四川"即买即退"全流程线上办理

四川.成都手机报0716上午版

手机报主图新

 

市发展改革委消息,2025年上半年,成都市省、市重点项目建设均超进度完成“时间过半、任务过半”目标。据悉,今年1-6月,全市重点项目完成投资2007.9亿元,占年度计划的59.4%,高于时序进度9.4个百分点。其中,100个市领导牵头重点推进项目完成投资730.7亿元、占年度计划的63.2%;137个省重点项目完成投资706.2亿元、占年度计划的69.5%;257个拟开工批次项目中130个已开工建设,74个项目实现提前开工。详见http://news.chengdu.cn/2025/0716/2491279.shtml

--------------------

今天是2025年7月16日,星期三,农历六月廿二。今日天气:28℃~38℃ 晴转多云。今日限行:3和8。↓精彩导读↓

--------------------

◆成都保租房项目可用公积金直付

◆四川"即买即退"全流程线上办理

◆今起生效!中国"免签朋友圈"+1

如需帮助请致电(028)86007309。

--------------------

P2★本地★

【保租房】成都市住建局与成都公积金中心合作,将成都保租房租金公积金直付正式接入成都市住房保障服务平台,为公积金缴存人提供“一站式”便捷服务。申请条件、申请方式详见http://news.chengdu.cn/2025/0716/2491278.shtml

【离境退税】近日,四川税务部门创新推出“码上退”线上服务模式,通过二维码小程序实现离境退税“即买即退”全流程线上办理。该服务已在成都太古里、银泰商场及广汉三星堆等景区十余家退税商店落地。

>>>作为轻应用小程序,“码上退”无需下载注册,旅客购物后仅需拍照上传证件票据和签字确认等简单操作,系统即可自动识别校验证照信息,旅客在线签署协议书及预授权,后台审核比对无误后,预付金即时到账。

【入驻】近日,成都天府奥体公园体育科创楼宇正式挂牌,并迎来首家入驻企业。据悉,首家入驻体育科创楼宇的简极科技有限公司,成立于2014年,是国家高新技术企业,专注于物联网(IoT)、大数据分析与人工智能(AI)等创新技术融合的自主研发,拥有130多项专利,产品及服务遍布全球50个国家和地区。

【交通】7月14日,随着最后一方混凝土精准入模,天府新区经眉山至乐山高速公路项目重难点工程两河口特大桥双幅成功合龙,项目成功‌打通又一关键枢纽节点,为2027年项目全线贯通奠定坚实基础,未来天府新区到乐山将由2小时缩短至约1小时。

--------------------

P3★天下★

【免签】中阿(塞拜疆)互免签证协定今起生效!根据协定,持有效的中国普通护照和阿塞拜疆普通护照人员,在缔约另一方入境、出境或者过境,单次停留不超过30日,每180日累计停留不超过90日,免办签证。

【油价】今日起,国内汽、柴油每吨分别下调130元和125元,用92号汽油加满50升的油箱将节省5元。

【美国】当地时间15日,美国总统特朗普在其社交媒体平台上发文表示,美联储应该降息3个百分点。

【泰国】7月15日,泰国总理秘书长彭民·勒素里亚德透露,佩通坦·钦那瓦已向宪法法院申请延期提交“录音门”案申辩材料15天,理由是在此前法院规定的15天期限内无法完成全部申辩材料的准备工作。

--------------------

P4★爱看头评★

【这么热不报40℃? 质疑背后更有对高温权益保障的在意】

入伏在即,高温持续。蒸笼模式下,体感似乎比预报更热,有网友怀疑高温预报会不会“刻意压低数值”?相关话题冲上热搜。

>>>有这种偏差其实是因为判断标准不同。气象部门发布的温度,源于世界气象组织的规范标准,即从离地1.5米的开阔通风草坪上百叶箱内温度计所测的温度。体感温度则是气温叠加多种因素后的主观感受,受地区湿度、风速、体质、年龄等综合影响。俗话说心静自然凉,也说明体感千人千面,心情也是因素之一。

>>>当然,从科普层面回应是容易的,但这或许并不能避免一到极端高温天,网友老是揪着问是否“故意不报40℃”。这意味着科普之后还需通过公开和对话,进一步消除疑虑、修复信任。全民麦克风时代,随手拍、“网友曝”成为网络议事的重要途径,一张图、一段视频发酵后,媒体介入、官方回应,开始变得越来越常见。如空气质量一样,温度高低影响每一个人,高温疑问自然容易成为关注焦点。故而在相关专家进行科普后,还需关注广大群众反馈。根据相关新闻的留言区来看,人们想问的可能还有“然后呢”?除了对气温值高低的讨论外,高温下劳动者权益保障是否落实到位,也值得深入探讨。更进一步,在极端高温越来越常见的现实语境下,制度性降温的基本权益保障还需及时跟进。

>>>气温不可控,配套的防暑降温措施,保障劳动者权益,就是体现城市治理和公共服务细节与温情的地方了。毕竟,全球范围内极端高温频发,许多地方极值一再被刷新。当高温成为常态,它的影响是全局性和系统性的,公共应对不可迟滞、失序。比如,今年华北、东北地区高校装空调成为热门话题,正说明应对气候变化是刚需,老办法应付不了新问题。说到底,应对高温“烤”验,需及时送上政策清风,以精细化服务,为所有劳动者切实降温。比如,气象部门可以在体感温度及1℃温差的影响上精细化播报,或联合发布健康风险预警提示;劳动监管和相关执法部门工作也可细化落实《防暑降温措施管理办法》,要求落实用人单位主体责任,执行高温作业时间规定,足额发放高温津贴。环卫、建筑、快递外卖等行业是否落实到位,需动态精准监控。若因高温作业中暑申请工伤的,不妨给予便利。

>>>唯有现实权益保障到位,气温预报才能还原为单纯的科学问题。高温还在持续,消除公众的预报质疑,就在于不打折扣地落实,以制度性为劳动者降温避暑,提供人性化服务保障。(红星新闻)

--------------------

编辑:张烁

责编:高婷

审核:马兰

成都市委宣传部主管,成都市互联网信息办公室主办,红星新闻网出品。

◆无线精彩 掌握成都◆